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28节

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

&esp;&esp;管家指挥着下人们捧着画卷入内。

&esp;&esp;随着画卷展开,青绿色的山川跃然纸上。

&esp;&esp;“《千里江山图》!”一个客人惊呼。

&esp;&esp;只见仆人们接连展开了四幅长卷,都是一模一样的千里江山图!

&esp;&esp;中村笑动:“陈教授,今日请您过府,就是想请您给我掌掌眼。这画我收藏了好几幅,有的是别人送的礼,有的是我从书画商手里买来的。有那么两三幅,我曾请好几位专家看过,都说是真品。可要说专家,又有谁能比得过您呢?”

&esp;&esp;重头戏终于到了。

&esp;&esp;陈教授放下茶杯走了过去,拿起放大镜煞有介事地看了起来。

&esp;&esp;这些画里究竟有没有真品,陈教授也很想知道。所以他看得格外仔细。

&esp;&esp;不仅在室内看,又还让人放下四周窗帘,点亮一盏十五瓦的电灯,放在距离画五六米远的地方。

&esp;&esp;陈教授伏案,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画的细节。

&esp;&esp;有些,他只看片刻,便摇头摆手。

&esp;&esp;“这幅完成时间不会超过两年。做旧的手艺不错,可所用颜料不对。”

&esp;&esp;“这一幅可是墨水一干就被送到阁下府上了?也太不用心了。”

&esp;&esp;有些,陈教授会稍微点头。

&esp;&esp;“这幅有些年岁,应该是清末的人仿王希孟的。技法也不错,有一定收藏价值。”

&esp;&esp;“这一幅年代更久,大概乾隆年间的仿作。拿去琉璃厂,能卖个不错的价钱……”

&esp;&esp;看到第五幅,所有人都屏住气,连有人咕咚咽唾沫声都清晰可闻。

&esp;&esp;“这幅也不是。”陈教授摇头。

&esp;&esp;客人们失望地啊了一声。

&esp;&esp;中村却十分镇定,又朝管家使了个眼色,对陈教授道:“我突然想起,前些日子新得了一座大禹治水的玉山雕,也想请您看看。请随我来。”

&esp;&esp;两人撇下那几个陪客,进了书房。

&esp;&esp;书房里,仆人已将三幅《千里江山图》展开,只等陈教授来鉴赏。

&esp;&esp;先前的五幅画只是一场考验,考验陈教授是否名副其实。显然他通过了那一关,才被请入书房,进入正式的环节。

&esp;&esp;“还请陈教授再为我掌掌眼。”中村道。

&esp;&esp;“还有?”陈教授惊讶,“您到底收藏了几幅画?”

&esp;&esp;“收藏了许多,但能拿到您面前的这几幅,是我最有把握的。”中村笑道,“我一度差一点就能买到王希孟的真迹。与之失之交臂后,我便四处搜罗可能是真品的画卷,包括王炳等人的临摹作品。之前听说王炳的那幅在您手中……”

&esp;&esp;陈教授摇头:“那是传言。我只是见过真迹罢了。”

&esp;&esp;“我知道。”光线幽暗的书房里,中村的双目绽放着野兽一般的光,“王炳的真迹,极有可能在我手里。所以我才请您为我确认一下。”

&esp;&esp;陈教授暗暗紧握着拳,让自已镇定下来。

&esp;&esp;“大使阁下,光是我一人来鉴定,也只能得出‘最有可能是真品’这个结论,可不敢给你打包票。”

&esp;&esp;没想中村早有准备。

&esp;&esp;“这三幅画,我早就请几位非常可靠的专家看过。哪一幅画最有可能是真品,我心里有数。如果能再加上您。那么那幅画,必然是真品了!”

&esp;&esp;陈教授恍然大悟:“大使阁下想得很周到。既然如此,我还想提一个小要求。”

&esp;&esp;“你说。”

&esp;&esp;“我想把我的女儿叫过来。”陈教授道,“我正想把一身绝学传授给女儿。眼下正是她学习的大好机会。还请大使阁下行个方便。”

&esp;&esp;中村大使一口应下,让管家把宋绮年请了过来。

&esp;&esp;宋绮年捧着一个匣子笑盈盈地走进来,道:“爸爸,你看。这是大使夫人送我的布料。”

&esp;&esp;“夫人太客气了。”陈教授应付了一句便言归正传,“绮年,大使这里还有三幅画,其中一幅才是真品。我正要鉴定一番。你要专心看着,记着我教你的东西。”

&esp;&esp;宋绮年立刻把匣子放在一旁:“好的,爸。您放心。”

&esp;&esp;陈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